从Docker到Kubernetes-容器化技术的演进 (从docker中把文件映射到本地)

技术教程 2025-04-19 08:12:32 浏览

容器化技术的演进:从Docker到Kubernetes

2023-08-28 16:10:00容器化技术在现代软件开发和部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为开发人员和运维团队提供了一种高效、可移植且可扩展的方式来管理应用程序和其依赖项。在容器化技术的演进过程中,Docker和Kubernetes两者都是引领者,它们对于简化部署、提高可靠性和管理复杂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容器化技术在现代软件开发和部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为开发人员和运维团队提供了一种高效、可移植且可扩展的方式来管理应用程序和其依赖项。在容器化技术的演进过程中,Docker和Kubernetes两者都是引领者,它们对于简化部署、提高可靠性和管理复杂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Docker到Kubernetes 在过去,传统的虚拟化技术通过在物理 服务器 上运行多个虚拟机来实现资源的隔离和共享。然而,虚拟机的启动时间较长,占用资源较多,难以实现快速的应用程序部署和可扩展性。这就是容器化技术的诞生背景。

Docker在2013年发布后,迅速引起了业界的注意。它采用了操作系统级虚拟化,允许将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封装在一个独立的、可移植的容器中。Docker容器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一致的运行,解决了“在我的机器上能运行”的问题,从而加速了开发和测试流程。

Docker的优势在于轻量级、快速启动和部署,使得开发者可以将应用程序与其所需的运行时环境一起打包,从而实现了跨多个环境的一致性。

尽管Docker带来了容器化技术的革命,但随着应用程序的规模不断增长,管理大量容器变得复杂。这就引出了容器编排的需求,即自动化地管理、扩展和部署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工具。

Kubernetes(常简称为K8s)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由Google发起并捐赠给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管理。Kubernetes可以自动处理容器的部署、伸缩、负载均衡、自愈合管理等任务,从而显著简化了大规模容器化应用程序的运维工作。

Docker和Kubernetes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Docker负责创建和运行容器,而Kubernetes则负责管理和编排这些容器。开发团队可以通过Docker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成容器镜像,然后使用Kubernetes来自动部署、管理和监控这些容器。

Kubernetes为容器化应用程序的扩展和管理提供了一种强大的解决方案。它允许开发人员专注于应用程序的开发,而无需担心底层基础设施的细节。同时,Kubernetes的生态系统不断壮大,为用户提供了许多插件和工具,使得容器化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更加灵活和便捷。

容器化技术从Docker的出现到Kubernetes的崛起,为软件开发和部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Docker的轻量级、快速部署和可移植性解决了开发者面临的许多问题,而Kubernetes的容器编排和自动化管理能力使得规模化的应用程序更加可靠和高效。这两者的协同作用,为现代云原生应用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基础设施。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容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为软件开发和部署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未来,容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将继续推动着软件开发和运维的变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容器化技术将与这些领域相互融合,形成更加强大和灵活的解决方案。同时,容器生态系统也会进一步丰富,各种工具、服务和插件的出现将为开发者和运维团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然而,随着容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带来一些挑战和考虑。例如,安全性、网络隔离、资源管理等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此外,随着容器数量的增加,管理和监控的复杂性也会增加,需要适应性更强的运维策略。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理解容器化技术的演进过程和价值,以及掌握相应的工具和最佳实践,对于开发人员、运维人员以及技术决策者来说都至关重要。Docker和Kubernetes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容器化技术的价值,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创新和进步,使得软件开发和部署变得更加高效、可靠和灵活。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哪六个环节?

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六个环节分别是: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处置。 危化品管理制度1.总则1.1加强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防止化学危险物品在运输、贮存、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及毒害等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范围和分类2.1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性质,在生产、贮运、使用中能引起燃烧、爆炸和导致人身中毒或伤害事故,并使财产受到毁坏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2.2有些物品虽不属于危险物品,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应加强管理。 2.3化学危险物品按其性质和贮运要求分为:2.3.1爆炸品2.3.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2.3.3易燃液体2.3.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2.3.5毒害品和腐蚀品及感染性物品2.4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爆炸物品管理规则》、《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 3.生产和使用3.1生产和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装置,应根据危险品的种类、性能和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害及毒害程度,设置相应的排风、通风、防火、防爆、防尘防毒、泄压、降温、防潮、避雷、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隔离操作和自动报警等安全设施。 3.2生产车间存放的危险物品,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 原料和成品应经化验,以免因成分不符标准或发生事故。 3.3剧毒物品生产和使用场所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专用防护用品和器具(如酸、碱作业岗位要戴眼镜、处理问题时必须戴面罩)。 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剧毒物品,不得在剧毒物品场所饮食,应备有一定数量的解毒药品(甘草含剂等)以备应急抢救之用,工作结束后应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3.4包装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消除隐患。 容器必须牢固、严密,并按照国家颁发的《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的规定,印贴专用的标志和物品名称。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要将其理化性质(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和防火、防爆、灭火、安全贮运等注意事项写在说明书上,否则不准出厂。 3.5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其电气、动力设备、照明装置、仪表和开关等应根据危险物品的性质和国家颁发的《爆炸危险物品场所电气安全规程》等规定,分别采用防爆或隔离措施。 3.6输送液体物品,应采取防止泄露、消除静电的措施,输送固体氧化剂、易燃固体等应防止摩擦、撞击。 3.7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使用明火加热,在高温反应或蒸馏等操作过程中,若必须采用烟道气、有机热载体、电热或照明等加热时,应采取严密隔离措施。 3.8凡用于生产的煤气、有毒、有害气体蒸汽、水等管道必须与生活用汽(水)管道分开。 用途不同的工作气体(液体)管道不应联通3.9化学危险品生产或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气)、废渣和粉尘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处理。 3.10严禁用一级易燃液体洗刷机器设备、车辆部件和工作服等。 3.11易燃、易爆设备、管道检修,要求严格按公司《动火管理制度》和《安全检修制度》规定执行。

什么是云原生应用?有哪些特点?

云原生从籍籍无名到火热发展,现在已进入2.0时代。 在讨论云计算的时候,必讨论云原生,云原生已成为云计算的未来发展方向。

那云原生到底是什么?

目前关于云原生没有确切的定义,

云原生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是一套技术体系和方法论。 云原生(CloudNative)是一个组合词,Cloud+Native。

云原生的四要素

微服务:关键其实不仅仅是微服务本身,而是系统要提供一套基础的架构,这种架构使得微服务可以独立的部署、运行、升级,不仅如此,这个系统架构还让微服务与微服务之间在结构上“松耦合”,而在功能上则表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譬如谐云的微服务治理平台,就是基于Istio的Mesh方案完全透明支持Dubbo和SpringCloud等平台框架,无侵入、无开发语言限制的完整服务治理,整理功能上覆盖微服务总览、注册中心、配置中心、API网关和ServiceMesh的同时,还从多维度立体覆盖了微服务的运维监控。 并能从服务拆分方法、技术选型与问题解决等方面指导客户开发微服务应用。

2.容器化:容器化是指将软件代码和所需的所有组件(例如库、框架和其他依赖项)打包在一起,让它们隔离在自己的“容器”中。 谐云自主研发的容器云平台,是基于Docker和Kubernetes技术构建的一套完整IT标准化和自动化框架,以“面向终态、优化IT资源”为目标的新一代PaaS平台,能够提高企业的IT管理能力,在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的同时,获得更高的运维效率,保障业务稳定运行和高效迭代。

:这是个组合词,Dev+Ops,就是开发和运维合体,不像开发和产品,经常刀刃相见,实际上DevOps应该还包括测试,DevOps是一个敏捷思维,是一个沟通文化,也是组织形式,为云原生提供持续交付能力。 谐云DevOps平台使用业务价值为导向的开发运营融合模式,以平台形式固化开发运营一体化框架体系的流程,打通从需求管理、配置管理、个人构建、版本构建及产品运营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研发、QA、运维三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产品全流程可视化、评价指标规范化、产品运营可持续化。

4.持续交付: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CD)的侧重点在于交付,其核心对象不在于代码,而在于可交付的产物。 由于持续集成仅仅针对于新旧代码的集成过程执行了一定的测试,其变动到持续交付后还需要一些额外的流程。 与持续集成相比较,持续交付添加了测试Test->模拟Staging->生产Production的流程,也就是为新增的代码添加了一个保证:确保新增的代码在生产环境中是可用的。

云原生趋势

相比于传统应用,云原生应用将让企业和开发人员更加专注于业务价值的创造,而非日常的琐碎易错任务——这一改变将引导生产力与创新的变革。

到2022年有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容器化的应用(当前不足30%)、还有50%的应用软件将运行在容器化PaaS平台(目前少于20%)——Gartner

面对未来趋势,传统软件必须从架构、流程和文化层面进行重构,来逐步实现云原生应用的转型。我们需要:

容器化技术的演进

更快:通过敏捷协作与自动构建,将修改的代码快速交付生产。

打造效能平台,在统一的技术栈和流水线支持下,实现全流程自动构建,自动发布。 缩短从需求到生产的代码交付时间。

更轻:基于平台开发一个应用,而非独立开发一个系统

利用统一的开发运维平台,并将通用组件不断下沉至平台,业务应用开发则专注于特定领域,最终实现平台化开发与交付。

更开放:采用开源技术,拥抱开源社区

开源社区不仅仅提供技术组件,还制定了云原生相关的技术交互标准。 诸如OpenTracing,CloudEvents等云原生标准接口定义了未来在云原生语义下,各个异构框架如何进行统一的交互。 我们应当在技术选型时,主动接入这些标准,并将相关实现积极回馈于开源社区。

麻烦问一下压力管道的理化检验员有什么资格要求?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为射线检测Ⅱ级或超声检测Ⅱ级或磁粉检测Ⅱ级。 理化检验人员至少是技术员职称,对A1级许可制造单位要求是助理工程师。 不知有没有说清。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