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技巧

Linux 操作系统是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其众多特点,如安全性、健壮性和可移植性等优势,使它在生产和企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一些特殊的数据处理需求,Linux 也会使用某些类似多线程的技术来加速处理,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Producer/Consumer Model)。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通常用于异步处理任务,将任务分组,分发给多个消费者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任务处理效率。本文将探讨如何在Linux系统中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技巧。
要在Linux系统中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你首先要了解Linux提供的多线程功能,比如pthread库和Linux系统信号等,你可以使用这些线程技术,让你的程序有效地实现 多线程。具体来说,首先要定义一个全局变量,用来存放任务,然后,在不同的线程中,声明一个生产者线程负责向全局变量添加任务;而消费者线程则从全局变量中获取任务并处理。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程序,来演示如何在Linux系统下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define NUM_THREADS 2 // 线程数
// 全局变量
int>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www.IDC.Net)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如何写代码来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var mtx:semaphore=1; ept:semaphore=n; ful:semaphore=0; buffer:array[0..n-1]of message; in,out:0..n-1;cobeginprocedure ;P(ept);P(mtx);buffer(in):=m;in:=(in+1)mod n;V(mtx);V(ful);until false;end;procedure consume;beginrepeatP(ful);P(mtx);m:=buffer(out);out:=(out+1)mod n;V(mtx);V(ept);consume message m;until false;end;coend.
计算机操作系统生产者消费者
生产者-消费者是一种设计模式。 生产者往缓冲区写入数据,消费者从缓冲区拿取数据,两者通过缓冲区来进行通信。 这样的话生产者不必担心要等待消费者使用完数据,消费者也不用担心不够时间处理完所有数据。
生产者消费者代码
首先是mutex和semaphore初始化的代码放到创建线程的前面。 其实程序的互斥(mutex)和semaphore都没有问题,问题在count.假设运行producer2次,consumer1次,producer2次,consumer1次结果会是这样:producer count1显示produce0producer count2显示produce1consumercount1显示consumer1producer count2显示produce1producer count3显示produce2consumercount2显示consume2所以屏幕输出是不正确的,会忽略掉0和1.把buffer改成circuler queue, 这样当producer生产到2的时候,consumer仍然是从0开始取出。 #define N 12int buffer[N];int front=1;int rear=1;produce(item){buffer[rear-1] = item;rear = rear%N + 1;//从0存入buffer,当rear值为13时存入buffer0}consumer(*item){*item = buffer[front-1];front = front%N +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