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虚拟内存: 无限拓展的存储能力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存储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和实时数据分析等领域。然而,在处理大量数据时,Redis的内存限制可能会成为一个瓶颈。为解决这个问题,Redis提供了一种称为虚拟内存的机制,可以无限拓展系统的存储能力。
什么是Redis的虚拟内存?
Redis的虚拟内存是一种将内存和磁盘交叉使用的机制。在使用虚拟内存时,Redis会将一部分数据移动到硬盘上,以释放内存空间,而正在使用的数据仍然保留在内存中。通过这种方式,Redis可以支持处理数量更大的数据。
使用Redis的虚拟内存
在Redis中启用虚拟内存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设置vm-enabled为yes,即可开启虚拟内存。
# Redis configuration filevm-enabled yesvm-max-memory 1Gvm-page-size 32Mvm-pages 134217728vm-max-threads 4
在上面的配置中,我们设置了虚拟内存的最大存储空间为1GB,每页的大小为32MB,共分配了134217728个页。同时,我们还指定了虚拟内存最多使用的线程数量为4个。
需要注意的是,虚拟内存在使用时会对Redis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内存和磁盘的使用情况,以及系统的负载情况。
虚拟内存的优缺点
使用虚拟内存有以下优点:
1. 可以无限扩展Redis的存储能力。由于使用了硬盘,虚拟内存提供了无限的存储空间。
2. 可以在保存数据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虚拟内存使用了写时复制策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虚拟内存可以有效避免内存不足的问题。
虚拟内存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性能受到一定影响。由于读取和存储的磁盘速度较慢,虚拟内存可能会降低Redis的性能。
2. 虚拟内存的配置较为繁琐。需要合理设置虚拟内存的大小、页大小、页数等参数,才能达到最佳的性能。
总结
Redis的虚拟内存是一种用于解决内存限制的高效机制。通过将内存和磁盘交叉使用,Redis可以支持处理更大量的数据,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然而,虚拟内存的使用需要谨慎考虑,涉及到复杂的配置和性能优化问题。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www.IDC.Net)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软件定义存储和存储虚拟化的区别
1、可扩展性不同:传统磁盘阵列:主要有“控制柜”+“硬盘扩展柜”组成。 “控制柜”与“硬盘扩展柜”以及后面继续扩容的“硬盘扩展柜”之间,通过SAS线缆进行串联。 当你选定“控制柜”型号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磁盘该套磁盘阵列的最大可扩展性了(性能&容量)。 “控制柜”(或称作主控柜)上面会有专门的2块主备/主主控制器(类似服务器,有专门的CPU、内存等),负责接收服务器传来的IO,以及调度“控制柜”与“硬盘扩展柜”中的多块磁盘中的机械手臂,将数据最终落盘,相当于整套存储的大脑中枢。 因此,“控制柜”的控制器处理能力,决定了整套存储的最大IOPS(性能),以及后面可以串接的“硬盘扩展柜”数量,以及可以控制的磁盘类型及数量。 (容量)软件定义存储:就是通过在N台X86服务器上面,部署分布式存储软件,并且利用N台服务器上面插着的本地磁盘,用于存储数据。 分布式存储的NameNode(类似大脑节点,负责计算数据如何分布的)接收需要写入数据的服务器传传来的IO,通过软件进行计算,告诉需要写入数据的服务器最终将数据最终落盘到某个DataNode(最终写入数据的节点)。 计算能力主要受限于NameNode,而落盘IOPS主要受限于DataNode的数量、磁盘数量与磁盘类型。 一旦性能/容量不足,可以通过增加NameNode或者DataNode横向扩展,理论上是可以无限扩展的。 2、兼容性不同:传统磁盘阵列:一旦你选好了品牌,基本上后续扩容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因为不同品牌之间的磁盘阵列,是不能够进行混用的。 例如你分别拥有裸容量48TB的DELL存储与HP存储1台,是不能把所有裸容量混合成96TB的区域,然后再从里面划逻辑卷的。 而且某些时候,同一个品牌的不同系列,还不一定能够兼容一起使用一旦确定了品牌型号,后续扩容就只能给厂家绑架,没有任何议价能力了。 而且一旦因为厂家的原因,产品更新换代,系列停产,必须要购买新系列且不兼容在用系列的存储时,就只能被迫做数据迁移了。 要解决上述跨品牌或者同品牌跨系列的存储资源混用,那么还需要额外购买额外硬件,增加了额外的开销。 软件定义存储:由于都是部署在X86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无论使用什么品牌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都是标准的Linux或者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兼容性上面不存在问题,可以跨品牌服务器兼容。 3、易用性不同:传统磁盘阵列:基本磁盘阵列都是商用产品,而每个厂家基本上都做好了图形化管理界面,因此对于日常的运维操作,基本上只要在图形化界面上面进行点选,就可以完成。 并且一旦出现问题,还可以开CASE寻求厂家协助。 毕竟存储的是数据,是企业的核心生产力,一旦数据丢失,或者不可访问,非同小可。 软件定义存储:有很多ceph、swift等的开源分布式存储软件,可以自己搭建。 最稳定的是软硬一体的设备(但是本质上还是存储品牌绑定,跨品牌不兼容的问题),坑最多的是纯软件的版本(例如VSAN,不但购买的硬件必须是在VSAN的兼容性列表里面的,而且对于驱动、版本等需要匹配到微码级别,否则可能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开CASE都解决不了),而可扩展性最好但是易用性最差的当然是开源的版本。 (基本上都要命令行操作,而且需要具备能力非常强的运维团队,否则一旦出现故障,是没有任何外部里能可以支援的)
redis和memcache等缓存技术的应用场景,redis及memecache的优缺点?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 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和zset(有序集合)。 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 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 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 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Replication(树形) data types(String、Lists、Sorted Sets、Hashes) persistence (snapshot、aof) 很多开发者都认为Redis不可能比Memcached快,Memcached完全基于内存,而Redis具有持久化保存特性,即使是异步的,Redis也不可能比Memcached快。 但是测试结果基本是Redis占绝对优势。 一直在思考这个原因,目前想到的原因有这几方面。 Libevent。 和Memcached不同,Redis并没有选择libevent。 Libevent为了迎合通用性造成代码庞大(目前Redis代码还不到libevent的1/3)及牺牲了在特定平台的不少性能。 Redis用libevent中两个文件修改实现了自己的epoll event loop(4)。 业界不少开发者也建议Redis
百度卫士、360卫士、腾讯电脑管家哪个占内存小?
你可以试试腾讯电脑管家,它可谓是轻量级的杀毒软件,对系统资源占用率是比较低的,两个进程物理内存加虚拟内存都不高,虽然是轻量级的,但防杀毒能力却一点儿也不赖。 由于其资源占用率低,对系统启动速度的影响也必然会降低。
发表评论